你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:
當某部作品中,出現了一個扎着包子頭的女性,那麼這個角色有着極大的概率,是一位中國人——倘若她還不分時代背景與天氣因素,穿着旗袍,那麼中國人的身份就毋庸置疑了。
《機動戰士高達00》中的王留美
我們大抵可以將這種情況,認為是某種對中國人的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。
包子頭與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視覺化表現,確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説,幫助各種藝術作品節省了一部分人物塑造的時間:比如她既然是中國人,那麼就一定會功夫,也可能會有口音與口癖,更可能掌握了非常多的烹飪技巧。而利用這些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來塑造人物形象的行為,並不少見。
比如,高橋留美子的經典漫畫《亂馬1/2》中,就曾經登場過一位來自中國的少女:珊璞。作為中國傑族的一位少女,珊璞不僅經常穿着旗袍,還擁有一手極為熟稔的中國拳法。
《亂馬1/2》中的珊璞
而在空知英秋的漫畫作品《銀魂》中,同樣出現了一位來自“夜兔族”的少女:神樂。
《銀魂》中的神樂
雖然本身被設定為外星種族,但從包子頭、旗袍與會功夫這三個特點來看,你很難不將其與中國聯繫起來。有趣的是,漫畫中的另一位角色沖田總悟,也會稱呼神樂為“中國女孩”。
還有,這個包子頭可以摘下來……
除此之外,神樂還有着一個藝術作品中屬於中國人的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:口癖。神樂在每一句話的結尾,都會帶上一個“アル”——音譯過來也就是“阿魯”的發音。這個發音的具體來源已經不可考了,不過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説法是,“阿魯”是日本人想要體現出中國口語中的兒化音,演化而來的東西。
當然,我們目前是無法知曉“阿魯”的真正來源究竟如何了,但毫無疑問的是,這成為了當下中國角色的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,像是《黑塔利亞》裏的擬人化中國角色“王耀”,同樣有着“阿魯”的口癖。
而日本的插畫網站pixiv,甚至列出了中國角色在漫畫中的特點表現:
1.來自於中國大陸、香港地區、台灣地區。
2.名字使用漢字表現,並且用中文讀音直接讀出來。
3.中國風格的衣服與髮型。
4.精通中國拳法或者功夫。
5.在中華料理店或者拉麪店工作。
6.常用“~アル(阿魯)”或者“~ネ(呢)”作為一句話的結尾。
那麼,這種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是如何而來的呢?
追溯起來的話,《超時空要塞》的女主角林明美,可能是將包子頭這一形象,在漫畫與動畫領域發揚光大的人了。當時的《超時空要塞》熱度驚人,連帶着林明美的包子頭髮型,也大受好評,而又因為林明美的背景設定為日籍華裔混血兒,從小跟隨父母在橫濱的唐人街經營餐館,所以導致了日後在漫畫與動畫作品中的中國女性角色,往往都會以包子頭的髮型示人。
林明美的各種造型
而如果聊到遊戲領域,那麼“街頭霸王”系列的春麗,一定不得不提。作為很可能是最出名的中國遊戲女性角色,春麗的裝扮,切實影響了日後非常多中國女性角色在遊戲中的造型。
成龍版“春麗”
等等,錯了。不是這個,是下面這個:
這邊也可以看到,春麗造型上的包子頭與旗袍要素,無論發售了多少“街頭霸王”的新作,都不會被丟棄。
“街頭霸王”系列春麗造型演化史
而根據傳聞,春麗的這個造型來源於香港電影《破戒》中,茅瑛所扮演的綺梅。
怎麼樣,是不是幾乎一模一樣?
而這也是目前我們有跡可尋,能夠找到最早的,包子頭與旗袍共存並,且具有一定傳播力的形象來源。
在豆瓣中,有人評價這張劇照為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的源頭。
那麼,這種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到底是好是壞呢?
這很難説。
你既不可否認“包子頭+旗袍”的搭配,確實可以體現出角色的中國屬性,並且也足夠美觀。
但當這種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被各類作品泛用與濫用後,確實又有些“怒其不爭”與“哀其不幸”。
比如,在大熱的手機遊戲FGO中,楊貴妃這個來自於唐朝的角色,同樣採用了“包子頭+旗袍”的搭配。
甚至,國產手機遊戲《明日方舟》同樣被“逆輸出”了文化,也有皮膚沿用了這種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。
但很明顯的是,對這種長久的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,國內的玩家已經感到不適了——並且爭議頗多。
而這些年,也有不少廠商擺脱了這些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。
例如《守望先鋒》中的中國角色美,獨特的背景設定,搭配上考據嚴謹的中國傳統髮髻與服飾,讓其不至於流俗的同時,也受到了非常多國內外玩家的喜愛。
而再近一點兒的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,則更是將對歷史的考據拔高了一個層次。
從遊戲的第一部預告片面世,就立刻引起了國內玩家們的討論。預告片中的唱詞、人物造型與場景設定,無一不展現了CA對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在考據三國曆史上所耗費的心力。
而遊戲的內容,也沒有辜負玩家們的期待。目前,Steam上的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收穫了超過41000條的特別好評,並且成為了去年Steam銷售成績最好的遊戲之一。
中國玩家在整體銷量中的佔比,我們暫且不得知。但從CA官方發佈的聲明來看,這一次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的銷售成績中,有很大一部分一定是中國玩家所貢獻的。
CA官方聲明
這也證明了,國內玩家對於尊重歷史事實的遊戲作品,是一定會回報以尊重的。
但遺憾的是,這種對中國歷史考究嚴謹的作品,就好像曇花一現般,在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後,再無聲息。
我本以為下一款尊重歷史,沒有“固有觀念”與“刻板印象”的遊戲作品,要等待很久。可沒能想到的是,CA很快又給了我一個驚喜。
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上線了全新的“三國”版本,目前僅在中國地區獨佔。
而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的“三國”版本,也並非是為了討好中國玩家,粗製濫造出來的東西。整個“三國”版本一共會上線曹操、呂布、關羽與諸葛亮四位名將,而這四位將領從立繪到建模,全部都是沿用自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——這樣其實就非常好理解了,目前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可以説是對三國曆史考究最為嚴謹的遊戲之一,那麼沿用了《全面戰爭:三國》武將的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,當然也保持了同樣的水準。
除了四位將領之外,其他的歷史細節在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中,也有所體現。耳熟能詳的虎豹騎、青州兵與諸葛連弩兵等等兵種,也會出現在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中;
而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,從外貌到服裝,從鎧甲到武器,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全部都做了細緻的歷史考據,力求還原每一處的細節;
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中,甚至還加入了一張名為“長坂坡”的全新地圖,從地理環境到建築物,徹底還原了當時歷史時代下的那個傳奇戰場。
而僅僅有皮囊是不夠的。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在內核上的還原,同樣十分到位。
諸葛亮的技能“召喚東風”,取自“赤壁之戰”的典故,在遊戲中可以使遠程單位組成射擊陣型,增加單位的射擊傷害和射程,與諸葛亮的連弩兵搭配使用,極為可怕。
而關羽的技能“箭鋒偏轉”設計的則更為有趣。眾所周知,關羽曾經因為中毒箭受傷,找華佗“刮骨療毒”,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傳説。但在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中,關羽一旦使用了“箭鋒偏轉”,就可以增加高額對遠程武器阻擋的機率,避免再次“刮骨療毒”。
所以,能夠看出這一次《全面戰爭:競技場》的“三國”版本絕對是花費了不少心力的,如此契合歷史並且尊重歷史的設計,在當下的遊戲中,也是難得一見的。
更別説,這一次你還可以操控曹老闆,與凱撒和漢尼拔正面對壘,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征伐,這還不夠令人興奮嗎?
- THE END -
原文鏈接:3DM遊戲網 責任編輯:憲瑞
- 關注我們

-
微博:快科技2018
快科技(原驅動之家)官方微博 -
今日頭條:快科技
帶來硬件軟件、手機數碼最快資訊! -
抖音:快科技 (1770017824)
科技快訊、手機開箱、產品體驗、應用推薦...